为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文化自觉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10月14日,航空学院邀请于立群副校长为学生讲授了一堂主题为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”的思政课,引导新青年参与文化创新,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,谱写青春的精彩华章。

思政课上,于立群副校长从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中文化自信讲起,以文化兴国运兴、文化强民族强为切入口,讲解了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、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、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。

在说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,于立群副校长说,疫情期间,在学校老师同学们成为楼长、层长、寝室长、志愿者,加入到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队伍里,在校外师生也参与到各社区的疫情防控中,每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这种同心抗疫的精神会形成的文化,并能悄无声息的指导一个人前进,推动社会文明,创造时代中的闪光点。
传承民族文化,弘扬工匠精神。于立群副校长在思政课上说,高职文化中工匠文化是重点,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无私奉献、乐于助人、吃苦耐劳、敢为人先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内容,这对高职学生来说尤其重要,要成就事业,要实现理想,必须具备工匠精神、传承工匠文化,希望同学们要从身边找到榜样,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、技能大赛磨练自己成为技能人才。
参与文化创新,树立文化自信。文化创新,传承是关键,于立群副校长提到,同学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,传承弘扬革命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,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。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,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作为新时代新青年,要认真领会会议中的精神,把小我融入大我,与时代同步伐、与人民共命运。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通过这堂思政课希望同学们以志为先,以苦为食,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,将青春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之中。
一审:王韵词
二审:张琳芸
三审:李江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