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内卷”、“凡尔赛”、“躺平”、“干饭人”这些词是否让同学们觉得耳熟又亲切呢?没错,这都是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词,网络上新兴词汇随着技术发展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,它们生动形象地表达年轻人的想法和态度,使得内容更风趣幽默。其中,最引起热议的莫过于“内卷”和“躺平”了。

各位同学感受到这疯狂的“内卷”了吗?其实“内卷”是一种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者“被自愿”竞争,可以看作是努力的“通货膨胀”。

有的人认为,社会压力催生“内卷”,而“内卷”又进一步产生“精神消耗”,应该反对“内卷”,关注自我,找到更舒适的生活方式。

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观点——“躺平”,即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,你的内心都毫无波澜,这是一种心理状态,让自己不过于激动而选择的一种抗压方式,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,需要一定的时间休息一下,否则长期运作必定损坏。

到底,在大学的我们应该自我内耗式“内卷”,还是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选择“躺平”?

其实,同学们应该正确认识“内卷”,内卷不是内耗,而是朝着自己兴趣和目标努力,不是被迫,正确的“卷”够让我们在过程中产生多巴胺,让我们更有满足感,让我们更有前进的动力也是为理想付出汗水。东京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,从来没有觉得练习射击是内卷,备考清华是内卷,这是因为她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,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取得优异成绩。
想要脱离内耗式“内卷”漩涡,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、认可自己、明确目标,在竞争中不断进步,做到这些就很好了,不必随大流,为了与他人比较而“假努力”、耗时间。
有人说躺平是消极,是自我放弃,将自己边缘化,闭上眼睛不去看前进的方向。

但是,躺平不是不再努力,而是暂时的有选择的放弃一些东西,让自己能够轻装上阵,全身心投入做好眼前的事,为了更好的蓄力前行,所以选择躺平,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任何坏处。
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中年上班族,“躺平”一时可以,这无可厚非,但不可一直“躺平”。“躺平”电量充满后还是要“站起来”,要尽力奔跑。回归正轨,确立目标,明确方向,撸起袖子加油干!
其实,不管是“内卷”还是“躺平”,都在于怎么面对它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状态,主要看的还是大学生自己的心态和自己的选择。

有的人的梦想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上大干一番。那么,他就应该努力学习,积极参与技能比赛,哪怕牺牲一些课余生活和社会实践,也在所不惜。
有的人就是希望自己在职场中成为强者。那么,他就应该抓住机会在各种舞台上展示自己、磨练自己。因为职场中不仅仅要求专业技能过硬,还需要人际交往能力、管理能力,掌握职场中要求的“软实力”。

大学是我们人生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,你有各种机会去试错,但不代表你可以随意不思考的乱试错,这个阶段重要的不是瞎努力、随意放弃,最重要的是你想选择怎样的未来。
所以,同学们在大学里
可以用课余时间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,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,不断深入钻研;
可以努力准备专升本、考研等等,在专业领域深造研究,高职学生并不代表学习差,一切皆有可能;
可以考技能证书,毕业后拿到更好的工作offer,让自己成为成熟的社会人士。
在这个飞速变化、竞争巨大的时代,我们都在承受很大的压力,无论选择“内卷”还是“躺平”,都要有自己的尺度和步调,向自己的“星辰大海”奔赴,以正确的态度理解和对待“内卷”、“躺平”。青年们总为未知的前途彷徨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山海,有他的重重山影,有他的万里波涛,还请同学们不惧忧愁,稍事休息,拾起行囊,继续出发,未来,就一直都在我们脚下。